客服热线:021-31012552

乐都:草莓西红柿结出乡村振兴“幸福果”

   2025-08-22 网易 116 0
核心提示:秋意渐浓时,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王佛寺村的种植大棚里却涌动着丰收的热望。掀开门帘,清甜的果香便裹着暖意扑面而来:一垄垄健壮的藤蔓顺着支架向上攀爬,巴掌大的绿叶间,挂满了泛着红晕的草莓西红柿 —— 圆

秋意渐浓时,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王佛寺村的种植大棚里却涌动着丰收的热望。掀开门帘,清甜的果香便裹着暖意扑面而来:一垄垄健壮的藤蔓顺着支架向上攀爬,巴掌大的绿叶间,挂满了泛着红晕的草莓西红柿 —— 圆润的果形缀着天然的 “果脐”,像极了迷你草莓,在阳光折射下透着玛瑙般的光泽,摘一颗咬开,酸甜的汁水在舌尖炸开,满口都是自然的清香。

“这些大棚由村集体统一对外承包,目前种植的草莓西红柿果形周正、抗病性强、产量稳定,生长周期约三个月。”王佛寺村委会副主任王世成蹲在垄边,轻轻拨开叶片查看果实长势,“草莓西红柿抗病性强、产量稳,三个月就能采收,全村共培育12个大棚,种植面积达11亩,亩产6500余斤,按每公斤5元的市场价计算,亩均收入可达1.5万至2万元。 他算起账来眼里带笑,这些大棚不仅让村集体经济有了持续进项,更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捧上了“饭碗”。

“以前带孩子没法出门,现在棚里摘果、疏叶,一天挣 100 块,仨月下来攒了三千多!” 村民应吉香一边麻利地给果实套袋,一边笑得合不拢嘴。大棚里像她这样的务工村民有十几个,都是附近的留守妇女和老人,每天踩着露水来、伴着夕阳归,既能照顾家,又能挣到钱,日子过得踏实又红火。

小小的西红柿,藏着乡村振兴的大文章。寿乐镇深谙 “产业是根,增收是本”,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坚持 “特色化打底、规模化铺路”:把零散土地整合起来,引进草莓西红柿、乐都长辣椒等优良品种,请来农技员手把手教大棚种植、水肥管理;还跟城里超市、电商平台签了订单,让摘下的鲜菜直接走上餐桌。如今,全镇 1.5 万余亩蔬菜地成了“绿色银行”,年产 4 万吨蔬果能带来 1.7 亿元收入,不仅有长辣椒、蒜苗这样的“老招牌”,香菜、洋芋、草莓西红柿等“新成员”也撑起了增收半边天。

“下一步要让‘产业链’更结实。” 寿乐镇相关负责人望着连片的大棚,眼里有清晰的蓝图,“继续搞土地流转,扩大特色种植规模;建分拣车间、搞冷链仓储,让好果子卖更好的价;还要教村民搞直播带货,让‘寿乐蔬菜’走出青海。”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个个饱满的草莓西红柿,正串起产业兴旺的 “致富链”,结出乡村振兴的“幸福果”。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暂无
上一篇:

黄山市举办202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712326302@qq.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