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41周,挪威渔业迎来季节性转折点——首批挪威春季产卵鲱鱼(NVG herring)从北部海域传来捷报,而北海鲭鱼捕捞则再度受恶劣天气影响。风浪交织的十月,为北欧远洋渔业带来冰冷考验,也标志着新一轮渔季的正式开启。
来自北挪威索罗亚(Sørøya)以西海域的“Zenit”号率先上报秋季首批NVG鲱鱼捕捞成果,紧随其后的是卡姆岛(Karmøy)船队的“Vikingbank”号。本周共计上报NVG鲱鱼2,230吨,鱼体平均重量介于235至322克之间,规格优良,显示新季群体资源充沛。此次捕捞区水温偏低,海流稳定,被业内认为是今年鲱鱼洄游期正式启动的信号。
与北部丰收形成对比的,是北海鲭鱼作业的艰难一周。持续的强风与暴雨使捕捞进度受阻,多数船队被迫短暂停航。尽管如此,全周仍上报鲭鱼8,044吨,其中周末天气短暂转好时产量激增——周六1,744吨,周日更达3,260吨。值得一提的是,新投产的“Knester”号在首航中表现亮眼,单次出海即斩获385吨。
本周共有38艘船活跃于北海捕区(其中挪威34艘,外国4艘),捕捞主要集中在英国专属经济区,平均单尾重量介于420至505克。沿岸鲭鱼活动则相对冷清,仅“Johlena”号在周三报告8吨渔获。
除鲭鱼与鲱鱼外,沿岸海区也传来少量银鲱(coastal sprat)和蓝鳕(blue whiting)渔报。上周共有四次沿岸银鲱捕捞,总量50吨,主要来自哈当厄尔峡湾(Hardangerfjorden)及罗加兰(Rogaland)。而“Piraja”号则在挪威大陆架边缘渔场“Kanten”完成330吨蓝鳕捕捞,为秋季深海作业打响头炮。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北海风暴频发、气温持续下降,未来两周鲭鱼作业或继续承压,而NVG鲱鱼主渔季将逐步升温。北移洄游的鲱鱼群和即将返场的远洋船队,将为挪威渔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也预示着欧洲秋冬海产市场即将进入活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