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段,叠加频繁的降雨天气,高温高湿的环境为细菌、霉菌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吃进嘴里的东西稍不注意,就可能让肠胃遭罪。
快把这份三伏天饮食安全指南转去家庭群!全家老小照着做,暑期饮食才安心~
食品选购第一步,新鲜安全靠“正规”
购买食材优先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商超或市场,品质更有保障。
选购生鲜时要注意:新鲜猪肉要选淡粉色、表面微干不黏手的;新鲜鱼类眼球饱满、鳃部鲜红才新鲜。
包装食品看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及生产许可标识,一个都不能少。
冰箱不是保险箱,科学存放很重要
冰箱冷藏室温度应控制在0-4℃,冷冻室温度≤-18℃。
生熟食品需用保鲜盒或保鲜袋分装,避免交叉污染。
剩菜不能放太久,尽量在24小时内吃完。再次食用前必须要彻底加热。
生熟分开要记牢,烧熟煮透最保险
处理生熟食材的刀具、砧板应分开,用完及时清洗消毒。
凉拌菜建议选择黄瓜、生菜等表皮光滑、好清洗的蔬菜,要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
烹饪肉类、海鲜等食材时,一定要确保食物彻底烧熟煮透。
夏季高温多饮水,生食、冷饮需适量
高温湿热天气,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少喝含糖饮料。
冷饮、冰品要适量,建议小口慢饮,避免温度骤变刺激肠胃,引发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