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31012552

中国哪的粽子最值得品尝?这10种必须上榜,端午节买粽子记得囤点

   2025-05-12 108 0
核心提示: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这首耳熟能详的民谣,道尽了端午节的民俗与食俗。早在春秋时期,粽子就作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贡品出现,后来随着屈原的传说深入人心,吃粽子也成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这首耳熟能详的民谣,道尽了端午节的民俗与食俗。早在春秋时期,粽子就作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贡品出现,后来随着屈原的传说深入人心,吃粽子也成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的象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笔下的端午图景里,粽子是节日的主角。从宫廷盛宴到市井街巷,从 "赐绯含香粽" 的盛唐气象到 "九子粽争新" 的节庆盛况,粽子早已超越了食物的范畴,成为民俗文化的载体,那么中国哪里的粽子最值得品尝呢?为大家推荐10种必须上榜的粽子,端午节买粽子记得囤点

1、浙江嘉兴鲜肉粽

说到粽子,第一个必须提名的就是浙江嘉兴的鲜肉粽!作为 "粽子界的顶流",嘉兴粽的江湖地位从老字号 "五芳斋" 门口每逢端午就排到街角的长队就能看出。精选的圆粒糯米提前用红酱油浸泡,裹入肥瘦相间的猪后腿肉,讲究的还会加一勺黄酒去腥。



三角粽的折法暗藏玄机,粽叶的清香在 12 小时的慢火细炖中彻底渗入糯米,出锅时剥开油亮的粽叶,米香混着肉香扑面而来,咬一口,糯米的软糯带着微微的嚼劲,肥瘦相间的肉块炖得酥烂,油脂均匀地裹在每粒米上,咸香中带着一丝黄酒的回甘,连不爱吃肥肉的人都会忍不住多咬两口。

2、浙江湖州枕头粽

湖州粽堪称粽子界的 "颜值担当",修长的枕头形状自带优雅气质,拿在手里像握着一块温润的碧玉。别看它外表秀气,肚里可藏着不少宝贝。



甜粽以细腻的玫瑰豆沙为馅,熬制时加入猪油和玫瑰酱,咬开后豆沙如绸缎般丝滑,玫瑰的香气在舌尖萦绕,甜而不腻;咸粽则更显豪迈,整条的腿肉从粽头贯穿到粽尾,搭配咸香的蛋黄或鲜香的笋干,每一口都能吃到实实在在的馅料。金庸先生在《鹿鼎记》里写过韦小宝爱吃湖州粽,可见这长条形的美味早就征服了无数吃货的胃。



3、广东肇庆裹蒸粽

第一次见到肇庆裹蒸粽的人,都会被它的 "吨位" 震惊 —— 足有拳头大小的长方体,用宽大的冬叶包裹,光看外形就知道是 "实力派"。当地人制作裹蒸粽特别讲究,糯米要用枧水浸泡至金黄,中间铺满炒香的绿豆泥,再夹上腌制好的五花肉和咸蛋黄,最后用水草捆扎得严严实实。



经过 8 小时的猛火熬煮,冬叶的清香、绿豆的绵密、五花肉的油脂和咸蛋黄的沙润全部融入糯米中,剥开后糯米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咬一口,绿豆的沙沙口感和糯米的软糯相得益彰,五花肉的咸香在嘴里化开,连指尖都沾着浓浓的粽香,难怪肇庆人说:"一个裹蒸粽,早餐午餐全搞定。"

4、福建泉州烧肉粽

泉州的烧肉粽堪称粽子界的 "满汉全席",巴掌大的粽子里藏着十几种食材:三层肥瘦的五花肉、鲜嫩的鸡肉、肥厚的香菇、鲜香的虾米、粉糯的芋头、香甜的栗子,还有必不可少的咸蛋黄。糯米提前用红葱头爆香的卤汁浸泡,裹上馅料后用竹叶包成四角形,大火蒸熟后淋上独家秘制的酱料 —— 花生酱、沙茶酱、蒜蓉、红辣酱调成的酱汁,再撒上一把酥脆的油条碎和香菜。



咬下去的瞬间,各种食材的香味在嘴里炸开,糯米的软糯带着卤汁的浓香,五花肉肥而不腻,芋头和栗子的粉甜中和了咸味,再加上沙茶酱的独特风味,每一口都是惊喜,让人忍不住感叹:"闽南人的美食基因,都藏在这粽子里了!"

5、四川辣粽

谁说粽子只能是甜或咸?川渝人民用辣粽打破了这个 "规矩"!四川辣粽的糯米里藏着 bold 的灵魂:提前用花椒粉、辣椒粉、川盐腌制的腊肉丁和香肠丁,搭配泡发的红豆和绿豆,裹进青碧的粽叶里。蒸熟后的辣粽还没剥开就能闻到浓浓的川味香气,拆开粽叶,糯米上点缀着红色的辣椒碎和褐色的腊肉丁,看着就食欲大增。



咬一口,糯米的软糯中带着微微的辣味,花椒的麻在舌尖轻轻炸开,腊肉的咸香和红豆的绵密交织,越吃越上瘾,就连不能吃辣的人也忍不住想尝试,吃完后直呼:"过瘾!"

6、湘西怀化碱水粽

和四川辣粽的热烈不同,湘西的碱水粽走的是 "小清新" 路线。当地人用山上的柊叶或芦苇叶烧灰,滤出碱水浸泡糯米,包成尖尖的四角粽。煮熟后的碱水粽通体金黄,像一块温润的琥珀,剥开粽叶,淡淡的草木清香扑面而来,没有任何馅料,却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冷吃时,糯米的 Q 弹带着碱水的回甘,越嚼越有滋味,蘸上一点蜂蜜或白糖,清新中带着一丝甜蜜,仿佛把湘西的青山绿水都吃进了嘴里。老一辈人说,以前进山干活,带两个碱水粽,既能充饥又能解暑,这大概就是大山给予的馈赠吧。

7、北京小枣粽

在北方的甜粽里,北京小枣粽绝对是 "白月光" 般的存在。选用颗粒饱满的圆江米,浸泡后裹入去核的金丝小枣,用芦苇叶包成小巧的四角粽。蒸好的小枣粽剥开后,糯米晶莹剔透,小枣的果肉嵌在米中,像红宝石点缀在白玉上。



糯米的黏韧带着淡淡的米香,小枣的甜香在嘴里慢慢化开,果肉的纤维感增加了口感的层次,甜而不齁,让人想起老北京胡同里的叫卖声:"粽子嘞,小枣儿的!" 无论是早餐配豆浆,还是下午茶当点心,都格外合适。

8、陕西西安蜂蜜凉粽

西安的蜂蜜凉粽堪称粽子界的 "高冷美人",起源于唐代的它,至今仍保留着古法制作。糯米浸泡后包成菱角形,煮熟后放凉,用丝线切成薄片,整齐地码在瓷盘里,淋上槐花蜜或玫瑰糖浆,再撒上一把炒香的白芝麻。透过薄如蝉翼的粽子片,能看到下面瓷盘的花纹,真正做到了 "白莹如玉"。



入口时,凉丝丝的糯米带着蜂蜜的香甜,玫瑰糖浆的花香在舌尖萦绕,丝线切割的边缘让粽子片口感更加细腻,仿佛穿越回盛唐,在长安城的夏日里,享受这一份清凉与风雅。

9、苏州猪油夹沙粽

苏州的猪油夹沙粽,把江南人的精致与对甜的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选用颗粒饱满的糯米,蒸煮后软糯不失嚼劲。而最绝的是它的馅料,将赤小豆煮至软烂,细细研磨成豆沙,再加入晶莹的板油丁和糖桂花。



板油丁在蒸煮过程中融化,与豆沙融为一体,咬开粽子,绵密的豆沙裹挟着猪油的油润香气瞬间在口中散开,甜香中带着桂花的清雅,软糯的糯米与香甜的馅料相得益彰,甜而不齁,油而不腻,每一口都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温柔韵味,仿佛把苏州园林的婉约都包进了粽叶里。

10、潮汕双烹粽

潮汕双烹粽,就像是美食界的 “双面侠客”,一个粽子里藏着甜咸两种风味。它的制作工艺极为讲究,将糯米分成两份,一份裹上绿豆沙、乌豆沙等甜味馅料,一份包入咸蛋黄、卤肉等咸味食材,再巧妙地将两种馅料糅合在一个粽子中。剥开粽叶,一半呈诱人的金黄,一半泛着豆沙的深褐。



先是甜味的绵密豆沙在舌尖散开,紧接着咸香的卤肉滋味袭来,甜与咸相互碰撞又完美融合,口感层次丰富到让人叫绝。这种独特的味觉体验,也正暗合了潮汕人包容开放的性格,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味道和谐地汇聚在小小的粽子里。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有一种难受叫"过年胃"!警惕吃出这些病

上一篇:

硒是预防心脏病、抵抗癌症的重要元素?适当吃3类食物不怕缺硒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712326302@qq.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