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重庆万州农业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

2024-01-19 16:072210

农业科技专家进村入户,与农民“面对面”,让高科技飞到山村乡野,与田间地头“无缝对接”,将农业实用技术送到农民家门口,满足他们对专业技术的渴求,弥补他们在发展中因技术不足造成的“短腿”,用科技的力量护航村民幸福生活——重庆市万州区充分发挥科技在“三农”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近三年时间引进新品种1081个、推广新技术807项、解决技术难题1721个,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科技培训为村民送上“及时雨” 

蓝天白云下,崇山峻岭间,蓝瓦白墙鳞次栉比,与星罗棋布的生态鸡舍交织成一幅和谐优美的画卷。

“我们养鸡不操心,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专业人员上门来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自从几年前村里从山东引进芦花鸡生态养殖项目后,龙驹镇梧桐村村民张定美一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据了解,为将芦花鸡生态养殖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万州区科技局牵头在龙驹镇成立了“专家大院”,重庆三峡学院及山东的专家全程跟踪,进村入户为村民培训芦花鸡养殖技术。

“原本还担心自己读书少,看不懂那些花花绿绿的养鸡技术资料,专家的培训真是‘及时雨’。”张定美说,科技人员的培训十分接地气,他很快就掌握了从圈舍消毒、饲料搭配到日常管理的全套芦花鸡生态养殖技术。如今,张定美每年仅靠芦花鸡养殖就能挣六七万元。

农业科技与田间地头“无缝对接” 

“这几年通过技术改良,枇杷品质和产量大幅提高,现在每年光卖枇杷就有10余万元的收入。”熊家镇腊烛村村民催吉元告诉记者,以前没有枇杷良种的推广应用,果实品质参差不齐,大家对枇杷的唯一印象就是“酸”,加上都是房前屋后的零星粗放种植,根本卖不了钱。

近几年,科技人员帮忙引进贵妃、新白8号、新白1号、香妃等优质枇杷良种后,不仅手把手指导当地果农挖穴、定植、浇水等枇杷种植关键技术,还带来了枇杷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理念。同时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开展易学好记的枇杷修剪、疏花疏果、蚧壳虫防治等技术培训。

不到一年时间,催吉元通过学习成了枇杷种植的行家里手,市场走俏的时候,他家的枇杷能卖上每公斤40元的好价钱。

据了解,在农业科技的助力下,熊家镇在腊烛、举安、万家等村发展麻子、贵妃、香妃等多个优质枇杷品种,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带动200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

万州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让高科技与田间地头“无缝对接”,扎根农民的“一亩三分地”。万州区以“专家大院”为平台,打通农村科技传播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区市、区级专家大院总数达15家,全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已实现科技人员对接服务全覆盖,近三年时间开展培训200余场,培训农民55200人次,引进新品种1081个、推广新技术807项、解决技术难题1721个,为万州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养殖模式迭代+种业创新成为破局路径 全球对虾贸易格局变革
近年来,全球及中国对虾产业呈现多维度发展态势。去年,中国作为对虾养殖大国,对虾产品贸易量、贸易额均居世界首位。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四届对虾产业发展大会上,专家分析,全球对虾产业市场格局相对稳定,中国、美国

0评论2025-07-23196

第十二届休闲食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在福建晋江召开
近日,第十二届休闲食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在福建晋江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主办,由CIFST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江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福建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0评论2025-07-21227

“江南吐鲁番” 湖北公安县:小葡萄串起大产业
 近日,在湖北省公安县埠河镇的葡萄种植基地,果农们穿梭于藤蔓间采摘葡萄,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车排成长龙等待装货,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公安县的葡萄产业起步于1988年,经过30多年的探索,公安县葡萄产业实现

0评论2025-07-11265

南昌10个品种获评“江西蔬菜好品种”
近日,江西省现代种业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活动在南昌县举行,现场揭晓了16个“江西蔬菜好品种”,其中,南昌10个品种成功入选。南昌市此次入选的10个品种分别是南昌市丰裕种业有限公司的“丰裕13号”辣椒、江西农望高

0评论2025-07-10194

六省化肥行业共商高质量发展之道
近日,第十三届鲁、豫、苏、皖、冀、晋六省化肥行业发展座谈会在山东荣成召开。会议深入研判六省化肥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聚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优化延伸产业链,共商产业转型新路径,共谋绿色创新举措,进一步推

0评论2025-07-07270